首页
 > 专题专栏 > 往期专题 > 全省科技局长会议(2018) > 交流材料

加强科研能力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苏州大学)

发布日期:2018-02-01 15:34   浏览次数:

2017年是我省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新改革的一年,苏州大学全体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国家和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强科研能力建设,为加快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加强顶层设计,聚焦方向,聚焦人才,聚力创新

学校科学研究坚持聚焦方向,聚焦人才和聚力创新的发展策略。

聚焦方向:就是聚焦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新医疗器械、人工智能和光电子材料六大江苏战略新兴产业。

聚焦人才:就是以“有选择引进+有计划培养”为方针,采用“学术大师+创新团队”的模式,以“战略科学家+具有潜力的青年才俊”为重点,打造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学校先后获得“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外专局“111计划”入选高校、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等荣誉称号。目前,江苏省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500余人次,77%高端人才来自海外,其中汇聚了包括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7位两院院士和3位外籍院士在内的一大批高端人才。

聚力创新:就是围绕优势学科和新兴产业,整合学校资源,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建强创新基地平台。学校现有10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和66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自主引进和培养团队成员,尊重科学家技术路线自主权,充分释放创新活力。

通过以上三聚发展策略,学校科研能力大大加强,2017年取得了显著成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360项,资助数创历史新高,列全国第16位,连续6年位列全国前20位,江苏第2位,地方高校保持第1;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千万级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合作1项;首次入选“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5个参与评估的省重点实验室取得历史最好成绩,评估为优秀等级的实验室数量占全省第一; 2017自然指数在大陆高校排名第11位,世界“科研机构与高校”中排名第64位,被评为全球上升最快的高校;2017年Nature Index及lens平台数据显示,在全球具有创新力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中,我校在大陆高校中排名第1位,中国高校排名第3,世界高校排名第173位;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2017年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总数位列全国第7位;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全省第1;全国高校专利转让与许可备案数排名第8位,武书连2017中国大学专利排行榜中,中国专利奖排行榜排名第17位,2件发明专利被评选为“江苏省2017年百件优质发明专利”(全省高校共5件);9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其中2个学科进入前1‰。

二、创新举措,深化合作,提升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

学校坚持以服务谋发展、以贡献求支持和以合作促双赢的地方服务的三大基本理念,紧抓“一平台一企业一中心”、“一院一市一基地”、协同创新和名城名校融合发展四大发展策略,实现产学研从个体合作向组织合作、从项目合作向战略合作、从协商合作向制度合作的三大转变,形成与政府结亲,与行业结盟,与企业结友,与院系结对的良好产学研合作氛围。

一团队一企业一中心:依托重点科研团队与省内龙头骨干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目前,包括阿特斯光伏研究院、科沃斯机器人股份公司行业龙头企业等近100家企业共建校企合作中心,建立稳固的产学研合作,累计获得企业资金近2亿元。

一院一市一基地:依托学院与江苏产业优势的市县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目前已与南通市共建苏州大学南通纺织研究院,获批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纺织丝绸技术研究所;与苏州共建苏州大学相城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究院,获批江苏省机器人技术及智能制造装备工程实验室,与张家港市共建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获批江苏省产学研联合重大创新载体;与苏州高新区共建苏州大学高等研究院,引进201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布朗大学迈克尔·科斯特利茨教授,围绕数学、物理、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开展交叉性研究等,截至目前,与地方政府共建研究院获地方政府支持4.75亿元。

协同创新:依托苏州纳米高地,建设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国家首批协同创新中心,包括区内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4家高校,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1家科研院所,200多家纳米企业及产业联盟,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共享和国际合作等等方面不断展开协同创新,形成了“政产学研”3公里协同创新圈。

名城名校融合发展:依托苏州共同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两年多来逐步形成了学科产业对接工程、高端人才汇聚工程、创新平台培育工程等十大工程。提高了苏州市在科技创新发展的显示度、文化传承创新的美誉度、产业转型升级的保障度、国际合作交流的知名度,使苏州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目前,学校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两个国家级平台,大学科技园按照“一园多区”模式,覆盖工业园区、姑苏区等各区,总面积11.36万平方米,入园企业累计注册资金32亿,总在孵企业636家、苏大师生创办企业85家。技术转移中心累计服务企业 300 余家,积极探索跨境技术转移,与海外科研院所进行交流,获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考核优秀。

三、问题分析与未来展望

尽管我校科研水平持续高位运行,但是在承担重大项目、产出原创新长大科研成果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短板。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准确定位和定向,把握趋势,争取乘势,保证顺势,规避逆势。采取卓越人才、卓越科研、卓越管理的卓越行动;加强学科产业对接、应用学科差异化管理、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地方服务显示度;通过组建大团队、搭建大平台、推动学科交叉、实现集成创新;激发原创成果,培育原创文化,实现原创引领,努力探索地方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加入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