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往期专题 > 全省科技局长会议(2018) > 交流材料

争先进位求突破 自创区建设做核心(苏州高新区)

发布日期:2018-02-01 15:39   浏览次数:

作为最早一批开发建设的国家高新区、首批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苏州高新区在江苏省委省政府、苏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关心、指导下,始终把创新驱动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战略。尤其是近年来,围绕全省“两聚一高”发展目标,苏州高新区聚焦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践行“两高两新”发展理念,高新区建设实现跃升。201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60.1亿元,增长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3亿元,增长10.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超过57%和78%;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超过3.4%,区域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充分依托自身产业、文化、生态的深厚积淀,围绕创新需求“全链条”,坚持“五聚焦”,成效显著。一是聚焦科技投入。调整升级全区科技政策,构建起“1+X”科技政策体系,全区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保持11%以上,区内科技投融资资本规模超过200亿元。二是聚焦大院大所大平台建设。北航苏州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南航苏州研究院、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苏州工程转化中心、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华大基因研究院等21家重量级创新载体落地。三是聚焦企业创新。2017年引进科技型企业1367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家;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96家、同比增长18.56%,加计扣除额15.35亿元;万人拥有发明专利达到97.47件。四是聚焦人才集聚。制定出台“覆盖范围最广、政策条件最优、操作性最强”的高新区人才新政,获批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截至目前,高新区已累计集聚各类科技领军人才超过800人次,2017年全区领军人才企业产值近百亿元。五是聚焦创新生态。全面深化国家级科技服务体系试点建设,强化科技服务集聚区功能,全国首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成功晋升国家首批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苏州知识产权法庭落户,全省唯一的江苏国际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已发布知识产权转让信息2411项。深化科技金融融合创新,设立总规模3亿元的中小企业创业投资母基金,入选江苏省首批科技金融科技服务业特色基地。高起点建设新型创业载体,“苏州创客峰汇”品牌效应凸显,已集聚起众创空间35家,其中国家级8家;“e帮创”、“众创营”和“创意云”被列为首批“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秀众创”。

在科技部最新国家高新区年度排名中,苏州高新区位列全国147家国家高新区第17位;在全省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中列全省48家高新园区第2位,在挺进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的征程中迈出了新的步伐。2017年7月,在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大会上,省委省政府正式授予苏州高新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称号。但是,与排在全国高新区前列的北京、上海、深圳等一流科技园区相比,苏州高新区的创新发展对经济贡献的支撑力不足,创新绩效有待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这些问题与瓶颈,既是我们下一步要解决的重点,也是需要攻克的难点。

苏州高新区作为创新发展的主阵地,有责任也有条件走在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前列,勇当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杆。下一步,我们将以深入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工作核心,以争先进位、对标找差为工作抓手,重点突破技术创新主体能力不强、创新活动绩效偏低、创新国际化水平不高、创新成果转化不畅等瓶颈制约,扬长避短、顺势而为,用新时期高新区“两高两新”新实践,充分展现高新区发展的创新性、探索性、引领性,全力打造创新引领发展示范区。具体在以下四方面提升突破:,

一是进一步集聚“高浓度”创新要素。突出资源集聚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更大力度的吸引、配置和集聚创新资源。发挥现有创新载体效能,进一步激活苏州医工所、浙大苏研院、中科院地理所苏州基地等现有院所平台的产业技术源头作用,加快推进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北航苏州创新研究院、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南航苏州研究院等新进院所平台落地建设,形成一批重大原创性产业技术创新成果。二是进一步发展“标志性”高端产业。加快搭建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力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医疗器械和生物医疗等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实施“产业高企培育计划”,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保持75%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及规上高企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100%,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同比增长15%。三是进一步建设“高峰性”人才高地。大力实施苏高新“6333”聚才计划,着力培养和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技能应用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依托现有各类科技载体和大院大所大平台,借力北美离岸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中澳“江苏-维州研创中心”等国际引才平台,集聚市级以上领军人才超过600人次,聚集各类创业人才30000人以上。四是进一步营造“示范性”创新生态。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国家知识产权金融投融资试点建设,依托全省唯一的江苏国际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促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与价值体现。进一步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以弥补创新创业企业种子期、初创期市场化投入缺乏为重点,扩大天使母基金规模并引导带动创业风险投资进入;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池推广力度,增加风险池覆盖信贷产品数量。进一步提升创业孵化服务能力,聚焦“苏州创客峰汇”建设,力争打造一个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众创品牌。进一步提升科技服务支撑能力。进一步根植创新理念,强化创新品牌建设,大力宣传自主创新先进单位、团队和个人的事迹及成功经验,不断增强高新区科技创新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潜能、激励创新行为,形成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郁创新文化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加入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