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往期专题 > 2019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 > 交流材料

坚持创新政策引领 深化科研管理改革(南京工业大学)

发布日期:2019-02-01 11:04   浏览次数:

南京工业大学校长  乔  旭

随着科技与经济发展内涵的深刻变化,科技创新已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高校应成为创新理念的“原产地”、创新人才的“蓄水池”、创新活动的“推进器”。但就现有情况看,高校以学术指标为核心的体制机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之间吻合度不够,造成高校服务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工作遵循着自身发展规律和要求,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到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完整创新链还没有完全形成,导致高校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匹配度有限。

针对问题,这几年,校党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创建一流学科提出的目标任务,主动面向江苏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系统化思考、整体性策划、协同式推进,精准领会省政府“科技创新40条”和“科技改革30条”等上级文件精神,确立了“内部改革、外部协作、强化特色,创新发展”的科技体制改革思路,聚焦方向、聚集资源、聚合团队、聚力发展,采取重点培育、重点支持、重点突破的建设机制,切实做好科技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

(一)坚持服务区域发展,聚焦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在经济发展动力转向创新驱动的关键时期,学校全面构建“大学—政府—企业”互动机制,大力推动知识资本化,形成行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动力引擎。我校牵头的国家“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在2016年教育部组织的中期绩效检查中获得优秀成绩,最近刚刚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中心广泛开展和深化区域间多种形式的科技与产业合作,努力推进协同创新方式的多样化发展,探索高等院校省市区三级协同共建模式。

(二)坚持培养模式改革,聚焦双创人才队伍培育。学校加快推进人才集聚计划,通过实施高端人才培育工程,引人才、促内涵、提质量、激活力,努力创新评价体系、人事管理机制、薪酬分配方式,落实“职业生涯优化工程”,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夯实人才强校基础,为科技体制改革提供源动力。同时,学校以提高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以实施教育信息化、协同化和全球化“三大战略”为抓手,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开展创业教育。

(三)坚持科技体制改革,聚焦组织模式制度创新。积极建设教育部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导小组总体指导下,依托科学研究部、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国家协同创新中心、资产经营公司等专业化部门和实体机构,为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孵化提供多种多样的公共服务。面向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构建分类指导和评价体系,促进和谐发展,各得其所。强化激励和约束,推动优质资源向人才培养集聚。完善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在全省率先提出先确权后转化模式,进一步推动知识资本化,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鼓励教师学生创新创业。在去年年底接到“科技改革30条”政策落实试点任务之后,学校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牵头,科研、财务、资产、产业、人才、学科、国际不同部门协同共力,对政策进行要点分解,并对实施方案进行仔细研讨,达成了较为一致的意见,最终形成了我校的具体实施方案和任务分解表,各部门正抓紧制定相关政策,预计还将新出台文件7个,修订原有管理办法11个,所有文件初稿均已成形,将尽快集中讨论并定稿,报上级部门审议。

(四)坚持创新载体建设,聚焦行业产业共同发展。坚持产教融合,鼓励企业将技术中心建到学校,与学校共建创新平台,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技术、装备、人才、信息等全方位服务,服务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学校目前正加快校区资源、大学科技园的科学规划及整体运作,升级科技园2.0版,实现校区、园区、社区联动发展,整合科技产业资源,通过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等形成的股权收益反哺学校。并进一步充分释放科技资源,发挥高端人才和科研成果资源丰富的优势,依托优势学科和研究机构的行业地位,推进集成和共享,向高端人才、创新载体、科技现代服务业全面开放,形成总部集聚优势。

(五)坚持成果转移转化,聚焦内培外引互相联动。近年来,学校对于能够持续产生重大科技成果的项目,支持科技人员自己领衔创办科技型公司和新型研发机构,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支持学校科技发展。学校鼓励社会资本到高校办学,实现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办学院、研究院,使成果转化更顺畅,同时也使学校获得资源和先进管理,企业获得人才和先进技术,实现高校、企业、人才三方共赢。允许教师领衔创办科技企业,实现科学研究与科技产业的互动。学校在精准领会省里科技创新40条基础上,适时出台了《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对以技术转让或许可方式转化的,学校将转让或许可净收入的70%奖励给科技成果完成人。近期围绕科改30条要求还将继续对相关文件进行修订。同时围绕今年南京市创新名城建设,探索政府、高校、中科院知名所加龙头企业的新型平台合作模式,助力省会创新首位度的提升。

(六)坚持政策讲做结合,聚焦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学校一方面利用不同环境、不同场合、不同受众进行深入浅出的宣讲,另一方面不断收集来自不同渠道的反馈信息加以综合,调整现有校内各项政策,让政策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自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出台三个重量级的文件以来,学校先后组织广大科研人员开展学习工作,坚持做到政策点全覆盖、关键点全明白、利益点全公开。广大科研人员乘着政策的东风,积极性空前高涨。2018年全校科技活动经费突破7亿大关,纵向、横向到款双双突破2亿元,全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奖数量位列省属高校首位。

新时代新征程,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共同的目标凝聚人,以发展的成就鼓舞人,以艰苦创业的精神感召人,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深化科研管理改革,为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不懈努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加入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