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面开工,国家超级计算昆山中心、纳米真空互联材料制备及分析测试平台等相继获国家部委立项,新增两院院士9名……今天上午,记者从2020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一年,江苏科技创新在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人才支撑、生态优化上全面发力,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7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超过4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位居全国前列。2020年,我省科技工作将围绕十项重点工作奋力开跑,一系列科技创新举措远近结合,梯次接续,值得期待。
回顾过去一年江苏的科技创新工作,省科技厅厅长王秦在会议上提到,针对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瓶颈以及深层次问题,省科技厅深入百家高校院所、企业和园区开展调研,梳理出“创新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力不足”等6个方面的25项关键问题,制订并推进81条针对性强的具体整改措施,在推动科技攻关重点、体制改革难点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为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去年,我省首次启动实施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部署了8个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支持领衔科学家开展长周期、高风险的原创性研究,努力实现从“0”到“1”的重大原创突破。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力,取得重大进展,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和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两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面开工,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建设全面启动,国家超级计算昆山中心、纳米真空互联材料制备及分析测试平台等相继获国家部委立项。
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我省深入推进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组织了157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项目,联合地方共同转化102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培育了进入大国重器的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我国首个进入医保目录的抗肿瘤(PD-1)I类创新药等一批重大标志性自主创新产品。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600亿元、增长30%以上。
科技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去年,我省高端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新增两院院士9名、总数达102名。为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力度,组织实施了“青年科技人才创新专题”,支持1100名优秀青年科研人才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才占比近40%,入选国家杰青、国家优青的人才数量均居全国省份第一。
在部署2020年主要任务时,王秦指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赢得“十四五”新一轮发展先机的关键一年。全省科技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部署,围绕“核心技术自主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要求,全面完成全省“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重点抓好十项工作:
一要更宽视野加强长远战略谋划,形成中长期科技创新的系统布局;
二要更大力度推进统筹集成,提升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三要更高水平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造发展新优势;
四要更高质量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做强创新驱动发展主力军;
五要更高标准推进科技平台建设,打造具有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力量;
六要更实举措推进苏南自创区一体化发展,提升全省区域协同创新能力;
七要更广范围深化创新开放合作,在更高平台上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八要更深层次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高效能创新体系;
九要更富成效推动农业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着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十要更加科学加强科技管理,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我省将抓紧编制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研究提出未来五年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关键举措,形成1个综合规划和苏南自创区、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基础设施以及新材料、生物医药、半导体、人工智能、现代农业、社会发展等领域10个专项规划的科技规划体系。
2020年,我省一系列科技创新举措远近结合,梯次接续,值得期待。如:启动建设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统筹建设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动长三角先进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等加快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深度融入长三角创新一体化,积极探索长三角高新园区联动机制,共同推动建立统一的技术市场和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进苏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加快发展,着力打造高水平“创新矩阵”,加强苏南自创区与江苏自贸区的“双自”联动;进一步加强国家级平台培育建设,持续推进信息高铁综合试验装置、细胞科学与应用设施、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等培育建设,力争更多平台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努力在江苏科技创新“高原”上竖起更多“高峰”。
来源:新华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