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往期专题 > 2020年全国两会 > 媒体专访

创新驱动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为“六稳”“六保”提供科技支撑

发布日期:2020-05-26 11:00   浏览次数:

5月25日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举行第三场在线专题视频访谈,访谈的主题是:坚持创新驱动、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现代产业体系。吕建、周铁根、史立军、王秦、杜小刚、孙飘扬等6位人大代表先后接受采访,与媒体记者视频连线,进行“云”对话。江苏是制造业大省,转型升级需要创新驱动、科技支撑。代表们表示,下一步将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按照“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加快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实现“六稳”“六保”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作出积极贡献。

吕建:用“南大创造”为江苏现代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

我们在关键技术上受制于人,根源在于原始创新方面相对薄弱。而基础研究带来的一些全局性、颠覆性、前瞻性创新,能够帮助我们从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源头起就占据有利位置。南京大学以基础研究见长,实施科研转型提升战略,着力推动基础研究与创造技术的非线性互动,在事关全局的基础与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领域瓶颈问题解决方案等创造性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南京大学大力支持原创性科技成果向应用转化,建立了多样化的成果转化通道,使得基于基础研究的创造技术成果能够源源不断地流向江苏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程度地落实全面服务江苏战略,积极探索用“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三线融合方式打通从“人才强与科技强到产业强与经济强然后到江苏强与国家强”通道的新机制,用“南大创造”为江苏打造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智力支撑、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

周铁根: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产业转型发展的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特别提到,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所以在转型升级中,我们也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产业转型发展的导向。

这些年来,我们通过城市发展功能品质的提升、平台载体的打造,增强了城市集聚高端生产要素的能力,增强了城市自我发展能力。在这些基础上,我们要注意打造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来增强在转型发展中的软实力,确保转型升级的各项目标圆满实现。

在这方面我们主要想用系统化的理论、集成化的方法,来推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一是完善产业链条体系,二是打造产业集成体系,三是做强产业生态体系。

重点围绕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徐州米字形高铁网络建设、城市快速路网建设、经济功能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品质,比如在医疗事业和基础教育发展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还打造了“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生态名片。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同时也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人文环境的一个重要标志。

史立军:建成“中国第一、世界有名”的医药健康名城

从打造自主创新产业体系出发,省委省政府对泰州提出打造现代产业名城的要求,符合泰州产业基础、现实条件,是从泰州的比较优势出发的。泰州作为追赶型城市,在打造现代产业名城上,主要从自身最具有基础条件、最具有特色、最有比较优势的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和高技术船舶产业、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出发,打造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努力把泰州打造成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现代产业名城。

具体工作中,我们重点抓三项工作:一是全力以赴抓项目建设,二是全力以赴抓园区发展,三是全力以赴抓稳商安商。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从培育好的创业土壤、构建好的政策环境、提供好的政务服务三个方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这次疫情防控中,泰州医药企业冲到了抗疫一线,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及时可靠的医疗物资保障。下一步,在产业发展方向上,我们将坚持集群发展、链式发展、创新发展,瞄准世界先进水平,重点发展新型疫苗、治疗性抗体、核酸药物和基因工程药物,争创国家抗体药物产业化示范基地。在产业发展目标上,我们将以医药高新区为龙头,以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为支撑,建成“中国第一、世界有名”的医药健康名城。

王秦:力争到2020年底,江苏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

江苏是制造业大省,更是科技大省。到2019年底,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72%,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30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可以说,已成为全国创新资源最丰富、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密集、创新生态最健全的地区之一。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抓好“两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按照“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着力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着力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实力,着力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着力深挖科技资源潜力,加快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到2020年底,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74%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5%,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为打好三大攻坚战、实现“六稳”“六保”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作出积极贡献。

同时,我们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要求,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

杜小刚:创新驱动无锡长三角技术创新先导区发展

无锡长三角技术创新先导区的建设,我们将依照中央要求,部署未来工作。

一是画好湖湾创新蓝图。立足无锡资源禀赋优势,推进太湖湾科创带建设,规划建成后的太湖湾科创带将串联起太湖湾沿线各重点园区,形成“一核多园”拥湖发展格局。

二是培育产业创新梯队。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攻坚攀登计划,重点培育壮大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创新型产业集群,确保今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6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企业4000家,新增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企业1200家、300家、60家,争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6%,千亿级产业集群数量达到7个。

三是汇聚各方创新资源。不断优化“太湖人才计划”升级版2.0和大学生“锡引”工程等政策体系,引进科技创新型创业人才(团队)项目150个以上。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发放科技风险补偿贷款30亿元以上。

四是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做优做强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现有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全力推动深海极地装备技术实验室、江苏集成电路应用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加速落地,高标准筹建“太湖实验室”。

孙飘扬:加快提高创新药物的开发能力,创造掌握核心技术

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要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深化国际科技合作等内容,我认为都是非常切合当前产业发展实际的精准考量,也是帮助我们医药企业在未来进一步提升整体创新水平的重大利好。医药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是保证人民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一个关键环节,鼓励医药创新利国利民。

在当今技术变革的大时代,创新起步相对较晚的中国制药企业,必须顺应趋势,加快提高创新药物的开发能力,创造和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

对于医药产业来说,要着力建设一套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要坚持以开放的心态看待问题、学习创新,动员国内与国际上的力量和资源,对标国际一流的标准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成果,对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进行联合突破,并将这些核心要素掌握在自己手中。未来,我们计划进一步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重点内容为指引,积极承担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责任,争取研发出更多的优质新药,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为实现“2030健康中国”战略发挥更大的作用。

来源:现代快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加入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