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资讯 > 市县创新

江阴3.0版科创人才飞地筑巢北京

发布日期:2021-12-10 17:03   浏览次数:

距离清华大学东大门步行仅5分钟,北京五道口的同方科技广场B座21层,一个占地1000平方米的江阴(北京)创新中心正在抓紧建设。“很快,这里会成为江阴的‘升级版’科创人才飞地。”江阴市副市长顾文瑜告诉记者,如果说,江阴企业到大城市建飞地是1.0版,政府把飞地建到北上广是2.0版,那么眼前这个建到人才聚集处的飞地就是3.0版。

和许多大城市相比,江阴拥有的是制造业的优势,但没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集聚地,这对集聚高层人才来说,具有很大的难度。该市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想要觅到与江阴产业需求相匹配的人才、技术,只有到人才集聚的地方去,“采用北京飞地、江阴基地的‘双基地’模式,对人才不为所有、但为所用,更容易推动项目落地。”

选址“宇宙中心”五道口,江阴费了一番功夫。“不是要找最贵的,而是要找人才最多的地方。”江阴市科技局局长徐飞说,在把目标锁定于中关村后,他们实地看了好几圈,最后把目光投向了同方科技广场,这里不仅可以俯瞰清华校园,毗邻北京大学、中科院、北科大等顶尖科研院校和学术机构,而且楼下就是地铁口,对于人才来说交通最为便利。

与飞地落地同步的是,“江阴—清华创新引领行动计划”在京启动。值得一提的是,该计划已纳入清华大学“2030创新行动计划”。“江阴与清华的合作,是继清华与佛山、苏州之后第三个启动创新引领行动计划的城市,也是第一家县级市。”徐飞说,江阴(北京)创新中心正是推动该计划实践落地的专业机构和服务平台,“展示中心、路演中心、交流中心,一应俱全,创业团队在这里只需一门心思搞研发。”

一头是“宇宙中心”最优质和最具性价比的办公体验,链接的是清华大学及学院路最价值的科创资源;一头还可以享受“江阴-清华创新引领行动计划”专项资金及江阴众多利好政策支持、嫁接江阴千亿产业应用场景市场,飞地还未实体投运,就有一批人才科创项目不断涌入。负责飞地运营的清控科创江阴(北京)创新中心负责人祝丽萍告诉记者,招募软文推出不到一周时间,就已经对接了20多个项目,他们从中优选了首批6个进行路演,确保让这块“寸土寸金”的飞地发挥最大效益。

在清控科创的积极对接下,远景动力、长龄液压、法尔胜、长电科技等四家江阴企业还提前收获了一份“技术攻关锦囊”。“真没想到,短短一条需求,就换来了厚厚一叠匹配资源,拓展新领域有了科研力量的注入,信心倍增!”手捧“技术需求下清华匹配资源及合作建议书”,长龄液压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企业正在积极拓展海工领域,与清华大学索双富教授的研发方向正好契合,力争早日展开合作。

来源:无锡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加入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