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往期专题 > 2021全国两会 > 重要活动

坚持创新驱动“大方向” 激活科技引领“源头水”

发布日期:2021-03-09 17:49   浏览次数: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到了我国科技创新领域2020年重点工作和“十三五”时期重大成就,也对2021年和“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的目标任务与重点工作作出了部署。多位科技领域的代表委员表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让他们在为过去的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也明确了未来的奋斗方向。

科技引领,坚持创新驱动“大方向”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0年,我国大力促进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其中还特别提到,“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突破性成果不断涌现。

在现场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火箭专家姜杰表示,“这让我倍感振奋、倍感自豪,同时也倍感任重道远、责任重大。”

“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详实丰富,取得的成就振奋人心。‘十四五’规划高瞻远瞩,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正确指引。”全国人大代表、航天三江总体设计所总设计师胡胜云表示。

政府工作报告在概述“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时指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在胡胜云看来,这显示了党和国家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创新的大方向、大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表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要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把科研人员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宋宝安建议,在评价机制上,更多地考量科研成果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及‘揭榜挂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新机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十一院研究员周伟江说,报告中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的提法让其印象深刻。

“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在周伟江看来,“揭榜挂帅”机制的关键是“设好榜、选好帅”。他特别指出,政府发榜时,需要把国家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需求放在首位。

大力投入,勇闯科技创新“无人区”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健全稳定支持机制,大幅增加投入。在今年的重点工作中,报告提到,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落实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完善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机制,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使他们能够沉下心来致力科学探索,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国家这几年对基础研究确实非常重视。”全国政协常委、中科院院士袁亚湘激动地表示。他以所在学科为例说,“数学和应用研究”成为科技部近期部署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之一,未来5年相关资金的投入力度非常大。

“我国创新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突破转变,如何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优化支出结构,提高基础研究质量和效率,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吕薇表示。

“我们的基础研究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首先是如何把构建引领未来的能力,作为我国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的战略导向。”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赵宇亮指出,要尽快改革我国基础研究行政管理和科研实施长期以来以“战术”应对“战略”的思维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杨卫说,新时代的基础研究要突出动力性与支撑性、前瞻性与引领性、融通性与颠覆性。他认为,这些正是国家在制定基础研究相关规划时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比如对于航天科技发展,姜杰就特别提到,进入“十四五”时期,要加快基础研究发展,摸清航天运输系统内在科学规律,补足在运载火箭综合指标、设计手段、容差错能力等方面的技术短板。

创新协同,点燃数字经济“新引擎”

在介绍“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时,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到,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

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工业互联网大有可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表示,展望未来,工业互联网事业将结合“十四五”规划当中提出的目标任务,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更好地赋能实体经济、赋能社会、造福人类,在新高度上开启新征程。

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看来,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的提法让火热的5G产业热度更高。

按照工信部披露的最新数据,到2020年底,我国已累计开通5G基站71.8万个,5G手机终端连接数突破2亿户,5G商用迈出坚实步伐。行业端应用已经起步,铁路、电力、公安、煤矿等行业都开始享受5G技术的红利。

“随着带宽增加,大家能享受到的宽带服务越来越丰富。”钟章队说,今后随着千兆光纤网络的建设,家庭8K电视、VR应用、智能家电等将越来越普遍,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也将随之步入“快车道”。

来源:人民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加入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