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资讯 > 市县创新

南通市“四步走”助力“智改数转”,打造制造业强市

发布日期:2022-02-28 15:51   浏览次数:

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是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南通市科技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分“四步走”支持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为制造业强市插上“科技翅膀”。

一是建设沿江科创带,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跨界互联。出台“科技创新30条”,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强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融合理念,以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为支撑,将园区、板块分散科创资源串珠成链,构建“一核、四区、多园”可拓展的发展布局。发布《沿江科创带发展规划》,建立平台共建、资源共用、宣传共频、信息共享四项机制,有效推动各板块园区产业链供应链跨界互联,协同响应,实现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二是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产业协同共进。积极策应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在全省首次提出由龙头企业牵头,上下游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以共同利益为纽带,以市场机制为保障的任务型、实体化创新联合体建设模式,出台了创新联合体认定管理办法。目前已成立了半导体和汽车及零部件两个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其中,以通富微电为“龙头”,协同上下游25家企业及15家知名高校共同参与的半导体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为全省首家。产业链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整体提升,联合体间协同研发、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配送得到加强,协作效率和供应链一体化协同水平得到提升,产业链群系统升级得到提高。

三是实施“揭榜挂帅”,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全省率先出台实施办法,通过“企业出题、政府立题、人才破题”的方式,大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突破新技术,采用新工艺,研发新材料。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新机制,打破原有的市县“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市县每年共同出资5000万元设立专项资金池,公平对待各县(市、区)科技项目。首批揭榜11项,其中产业关键核心技术9项、国际领先原始创新技术1项。

四是集聚创新资源,增强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构建了以南通创新区为核心,国家级高新区为龙头、高新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为支撑的创新载体体系;与全国140所高校院所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校企联盟1039个,引进建设了62家技术转移机构,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率先在全省实施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上高企研发机构全覆盖工程,建有省级技术创新平台447家。目前,南通市优质科技创新型企业162家,京源环保、国盛智科、星球石墨和联测科技等4家企业在科创板成功上市,中天科技、神马电力等9家企业入围“2020年江苏创新型企业百强”,通富微电先进封测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来源:南通市科技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加入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