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真抓实干 应对挑战行稳致远
—— 江苏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2-03-06 浏览次数: 字体:[]

□ 本报记者 付奇 杨频萍 方思伟 王梦然

顾敏 王拓 张宣 丁茜茜 徐睿翔 胡兰兰

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这一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艰辛历程,部署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上新一年的目标任务。

报告通篇洋溢着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底气与信心,特别是“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信心、越要真抓实干”等表述,在江苏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共鸣。

稳字当头,开局之年交出优异答卷

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开局之年交出优异答卷。

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7%……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系列数字,展现了全国经济稳字当头、保持恢复发展的喜人态势。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无锡市委主委、无锡市副市长高亚光用“自豪和欢欣鼓舞”来形容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的心情。在她看来,政府工作报告亮出的成绩单,是在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的情况下取得的,来之不易,成之惟艰。“这意味着,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实现了良好开局,也为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了信心和底气。”

“在国内外严峻复杂形势下,我国仍取得8.1%的经济增长,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这个成绩实在来之不易,听后倍感振奋。”作为来自经济一线的企业界全国人大代表,亨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崔根良说,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信心,“我们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创新引领产业变革,变信心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向世界一流企业目标冲刺。”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我们村里老百姓腰包也鼓了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说,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乡村振兴,白塔村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村民种花草、开民宿、直播卖农产品,去年人均年收入突破5万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近1000万元。

“去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这个数字确实震撼了我,也鼓舞和激励我们企业界继续放开手脚去创新、心无旁骛谋发展,在高端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天工集团党委书记朱小坤表示,企业是国家减税降费的受益者,今年将把政策红利进一步转化为发展动力,做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者和技术创新的领头羊。

过去一年,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全国人大代表、徐工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闫丽娟说,今年1月1日凌晨,徐工成为RCEP实施后全国首批经核准出口商之一,“RCEP生效实施给广大企业带来了实惠,重塑了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我们将积极抓住这一机遇,进一步助推徐工的国际化事业发展。”

过去一年,全社会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令人振奋。“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这个覆盖率全球领先!在中国,全民免疫屏障正在逐步形成。”作为一名医卫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苏北人民医院医疗集团理事长王静格外感慨,从疫情发生到现在,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团结一心共抗疫情,这成为我们在未来发展中临危不惧、闯关夺隘的巨大底气。

主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政府工作报告从8个方面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江苏代表委员普遍认为,目标要求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务实可行,纷纷表示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的预期目标,是衡量民生福祉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经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直接体现。”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朱晓进认为,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还较大,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仍有待健全。他建议,深入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推动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可以通过产业升级带来更多的高薪岗位,中等收入群体由4亿人变成8亿人,让收入结构由‘4+10’变成‘8+6’。”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的目标任务,需要我们进一步提质加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全国人大代表戴元湖表示,将以建设高质量就业先行区为目标,以贯彻实施《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为主线,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提供优质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等方面担负更大责任。

“总理提到今年的预期目标,特别点到了外贸进出口,令我们中小企业大受鼓舞。”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百斯特集团董事长王强众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不小。一方面国家积极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另一方面我们企业自身也要不断锤炼本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充分体现了国家要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信心和决心。”在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副主委、连云港市农科院院长徐大勇看来,这一目标制定合理务实,同时,大力抓好粮食生产,也有利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徐大勇表示,将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努力培育更多高产抗病水稻品种和耐盐碱特种水稻品种,保证粮食丰产稳产,以实际行动助力年度目标实现。

政府工作报告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列入今年主要预期目标,全国政协委员,苏州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城市发展智库(高级研究院)副院长宋青认为,这体现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时代要求。她表示,将围绕把数字化路径与碳中和目标有机结合,完善提交一份高质量提案,以实实在在的履职成果助推碳达峰、碳中和。

使命在肩,勠力同心创造崭新成就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挑战多。”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9项工作任务,传递了坚持稳中求进的发展决心和持续改善民生的暖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把加强基础研究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国人大代表、省科技厅厅长王秦表示,下一步,全省科技系统将重点部署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加强基础研究系统部署,加快突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保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竞争能力。

“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我觉得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部署恰逢其时。”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万顺机电集团董事长周善红认为,农村居民对接市场的需求以及消费的需求在增长,农村地区不少珍稀特优农产品“养在深闺”,亟待健全的销售网络和全方位的服务支撑,“结合企业以往产业扶贫经验,我们要培育新型农村市场主体,培养农民持续不断从市场获取财富的能力,最大力度吸纳和带动农村的就业,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

“我体会最深的是,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全国人大代表、靖江市新桥镇德胜中心村党委书记杨恒俊告诉记者,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德胜村不断引进农业项目,发展有机大米、大棚蔬菜等特色产品,并建立农副产品交易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副产品销售,村民人均年收入翻了几番,“我将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继续发展特色产业,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激发农村活力,为广大农民创造更多增收渠道,走向共同富裕。”

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这对病患来说是实实在在的福利。”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王水说,居民医保补助增加,将进一步减轻患者负担,切实提高我国医疗保障水平。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有2.9亿在校生,要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全国人大代表、泰州市海陵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吉桂凤说,“双减”实施半年多来,已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继续有效做好“双减”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义务教育阶段重要工作,学校、政府、家庭、社会应共同搭建协同育人的有效运行机制和资源网络平台,综合施策、系统发力。

全国政协委员、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对政府工作报告持续关注百姓住房问题最为关注,“报告提出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的工作指明方向。”她表示,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将上下联动做好“有其居,优其居”这篇民生文章,尤其要对低收入家庭、新就业人群等“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加大保障,让更多人住上安心房、舒心房。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