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的“星期日工程师”,拉开了长三角科技合作的序幕,本世纪初率先建立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为一体化奠定了实践基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的新目标,则开启了更高层面的战略合作,可谓长三角科创合作的“3.0版”。
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是中央赋予长三角的重大使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如何迸发“硬核”力量?来自沪苏浙皖四地的全国人大代表,共同建言。
王建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科技创新是个缓慢积累、持续努力、不断培育的漫长过程,因此更加需要顶层设计和政策扶持”
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尤其是提出“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长期稳定支持”,这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建宇代表倍感振奋:“科技创新是个缓慢积累、持续努力、不断培育的漫长过程,因此更加需要顶层设计和政策扶持。”
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使命,科技创新尤其如此。去年5月,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长三角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4个产业链联盟揭牌。今年2月,长三角三省一市科技部门发布《关于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协同开放创新的实施意见》,明确将在更高水平、更广领域共同开展开放创新,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王建宇代表认为,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沪苏浙皖要各展所长。上海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集聚了一流的科研机构、一流的科技设施、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不仅要加强自身科创建设,还应发挥平台作用服务长三角。“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时,我曾参与了多个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如在参与合肥国家实验室及上海基地建设中,深切感受到上海和安徽均对国家实验室的建设高度重视,共同创造好的科创环境。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对国家实验室基地的建设也需要用一体化的思路加以推进,要从更高的站位,将基地视作国家实验室平台的延伸,携手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提出要落实好各类创新激励政策,包括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等,这相当于国家对企业创新给予大规模资金支持,让王建宇代表印象很深。“江苏、浙江民营经济活跃,与民营企业的合作效率高、决策快,易成功,因此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建设中,更要发挥这些区域的优势特点。科技创新要接天线更要接地气,不能离老百姓很远,因此要注重提升科技创新与转化服务能力。”
王秦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党组书记
“长三角要当好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关键是将一体化发展的文章做好,让各自优势变为整体优势”
各自优势变整体优势
“长三角要当好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关键是将一体化发展的文章做好,让三省一市把各自优势变为整体优势,使长三角地区真正成为紧密协同的区域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创新共同体。”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党组书记王秦代表直言。
高等院校167所,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16所;研发人员超过91万人,其中两院院士118位、数量居全国省份第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7.5%,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的1/8……王秦代表以一组数据解读江苏的“创新生态”,在他看来,教育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是江苏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中的基础和优势,也是展现江苏作为、作出江苏贡献的关键。
在王秦代表看来,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有着优良基础,走在全国区域合作前列,但仍有一些深层次、体制性的难点需要突破:“比如,区域间战略、规划、政策的系统性、协同性还不够强;产业结构相似度较高,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低效率的同质化竞争现象;跨行政区域的人才、技术、成果等创新要素流动渠道还不够顺畅等等。”
要进一步实现创新一体化,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王秦代表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统筹协作,真正发挥“1+1+1+1>4”的合作效应,强化战略、规划、政策的有机衔接,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二是找准定位、各展所长,只有将沪苏浙皖各自的长板拉长,合作的空间才能变得更大。三是注重试点先行,支持一些地区先行探索、积累经验,为全面推开提供更多的经验和借鉴。
王秦代表强调,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也必须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科技精准对接民生需求,营造更多依靠科技创造的美好生活新场景。“比如在生命健康方面,整合长三角药企资源共同开发抗癌药物、医疗器械,让生活更健康;在农业和食品方面,成立长三角种业发展联盟,开展种源、食品安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让吃得更放心;在生态环境方面,加强环境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的科技创新供给,打造跨区域的绿色技术协作平台,让住得更安全。”
沈满洪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
“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既少不了上海等创新高地的引领,又离不开苏浙皖广大腹地的转化”
共助力科技体制改革
“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既少不了上海等创新高地的引领,又离不开苏浙皖广大腹地的转化。”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沈满洪代表认为,共同体建设的意义在于:“一是拉高标杆,让我国的科技创新盯牢国际前沿。二是推进协同,团队出征不同于孤军奋战,可大大压缩周期。三是提高效率,或者通过集中力量实现效率提升,或者通过优势互补寻求创新突破。”
沈满洪代表直言,在创新人才、创新平台角度,浙江的优势并不突出,但在科技创新这项综合性系统工程中,浙江也具有独特优势:“浙江特别渴求并特别懂得创新成果的应用,这是市场拉动型的创新需求,也是浙江的先发优势。浙江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高远的目标离不开高端创新,这是政府推进型的创新供给,也是浙江的目标优势。浙江是走在市场化改革最前列的省份之一,市场最懂得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可以在这里实现配置最优化,而这是浙江的市场优势。”
“作为长江经济带这条巨龙‘龙头’的长三角地区,理应处于创新制高点。”在沈满洪代表看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难点是协同机制的构建问题。“如何使不同区域、不同主体,参与同一创新平台的建设或重大项目的研究能够实现责权利的结合。如果做到激励相容,科创协同一体化就成功了;如果出现激励不相容,科创协同一体化就失败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改进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管理方式。沈满洪代表以重大科研项目研究为例,提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大致有两种模式:一是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采取科学家任命制;二是揭榜挂帅型的市场体制,采取科学家领衔制,对于基础性的、共同性、前沿性的科技难题更适合于第一种模式,对于竞争性、个性化的科技创新更适合于第二种模式。“不管选择什么模式,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依然是一个紧迫的任务。”
罗平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厅长
“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较为集聚,需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政策协同机制,强化政策衔接与联动,优化科技创新资源的要素配置”
强化政策衔接与联动
“安徽将坚持以‘科创+产业’为引领,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厅长罗平代表认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一是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动科技、产业、金融等要素融合,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二是打造原始创新动力源,以长三角区域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等为依托,联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重大创新策源能力。三是打造融合创新示范区,在长三角区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开展科技政策先行先试,推动科技资源高效共享,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四是打造开放创新引领区,提升集聚和使用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推动长三角区域成为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前沿和窗口。
罗平代表介绍,安徽近年在量子信息、磁约束聚变、单分子科学、高温超导、地球环境、生命健康等领域产出了一大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此外,在承接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助力淮北、亳州等皖北8市加强与上海闵行、江苏南京、浙江杭州等地合作,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推进产业转移与承接。
“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较为集聚,在合作的同时也存在着技术、产业、人才发展等方面的竞争,需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政策协同机制,强化政策衔接与联动,优化科技创新资源的要素配置。”罗平代表建议,要加强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成立长三角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机构联盟,引入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优质资源,形成科技资源数据池,持续深化科技资源共享;共建人才评价与互认机制,建立一体化和标准化的人才数据库,打通地区间和部门间的信息孤岛,持续深化人才资源共用,支持安徽在沪苏浙建立“人才飞地”“人才驿站”等,实现研发和产业的合作共赢模式;支持沪苏浙皖共建国家级实验室、创新中心、创新联合体等重大创新平台载体,持续深化创新平台共建,联合开展基础研究、学术交流、技术攻坚、成果转化等。
稿件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