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近期专题 > 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 新闻报道

丁艳锋:藏粮于技,护航江苏连年稻麦丰产

发布日期:2022-06-10 10:46   浏览次数:

荔枝新闻讯 (记者/祝亦楠)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而言是个永恒的课题。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6月9日,在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南京农业大学丁艳锋教授牵头的“稻麦周年丰产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的集成和应用”项目斩获2020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稻-麦两熟是苏、皖江淮下游地区的主流种植制度,稻麦总产占全国的22%,关乎国家口粮安全。进入新世纪,品种熟期、种植方式、秸秆利用和温光资源等生产要素发生重大变化,给稻麦丰产高效和绿色生产带来新的挑战。丁艳锋教授及其团队展开了针对性研究,以稻麦接茬为核心,提出并落实了“周年丰产模式-高效接茬、绿色增效技术-集成示范应用”的系统化解决思路,助推苏皖稻麦吨粮县记录不断取得新突破,为苏皖稻麦连续丰产作出了贡献。

丁艳锋教授解释,这一研究主要解决了三大方面的问题。第一,合理安排稻麦周年的生育阶段,重构了江淮不同生态区稻麦两熟丰产接茬模式,最合理地利用光热资源,让稻麦产量最高。第二,减少秸秆还田对于稻麦苗期的影响,创新了高效接茬的立苗障碍消减技术和周年氮素高效绿色管理技术,将生态技术转化为了丰产技术。第三,通过全程机械化提高农民劳动生产效率,增加种粮农民的效益。“只有效益提高了,老百姓种粮赚到钱,他才愿意去种粮。”丁艳锋教授说。

“粮食生产是一个全面性的系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遇到的挑战也在不断变化。江苏粮食产量高,但用肥用料也不少,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如何降低肥料的用量,同时又保证粮食产量?肥料使用以后是否会对水体形成污染?丁艳锋教授表示,目前正聚焦于这些课题,希望通过响应国家“双减”(即“减药减肥”)的要求,在江苏用更少的肥料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实现环境友好、成本降低、产量提高,为粮食安全持续发展护航。

来源:荔枝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加入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