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在6月9日举行的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中国药科大学教授,江苏省药物分子设计与成药性优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尤启冬与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合作的“抗肿瘤新药雷替曲塞制备的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获得2020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药物研究院院长徐丹
据了解,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三位。注射用雷替曲塞是治疗不适合5-Fu/亚叶酸钙的晚期直肠结肠癌患者的有效药物,但国外专利工艺存在诸多关键技术难题。经过多年技术攻关,该药物于2009年,由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在国内独家上市。
“化学药物分为原料药和制剂,原料药做成制剂,才能临床使用。”该公司药物研究院院长徐丹介绍,在2018年以前,注射用雷替曲塞的原料药由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润众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来生产,制剂则由南京正大天晴生产和销售。为了更好从源头把控药品品质,2018年,原料药生产转移到南京正大天晴。“在转移过程中,我们发现此前工艺存在一些不足,便与尤教授团队合作共同对工艺进行优化。”
尤启冬告诉记者,在原本工艺限制之下,生产原料药的周期较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突破合成关键技术,发明了一条新的雷替曲塞生产工艺后,不仅生产周期缩短了10天,原本生产面临的极端反应条件也被优化,生产过程更高效、环保和安全。
“药物到了人体产生的毒副作用和药物质量与纯度息息相关。”徐丹表示,由于生产工艺复杂,会产生多个杂质造成质量控制困难。生产工艺和检验分析方法优化后,纯度能控制在99.9%,总杂在0.2%左右,整体药品质量提高了不少,由此还制定了优质的国家质量标准。
大家买药后都会注意药品有效期,原料药也是同理。在原本的工艺条件下,原料药存放3个月就会出现吸潮现象,团队独创出雷替曲塞-醇-水合物的精制工艺,可以保证原料药在2-3年内的稳定性。
“技术创新之上,是理念创新在发力。”在尤启冬看来,理念创新是最大的创新。他以控制杂质生成为例,提到很多人会考虑什么样的技术会减少杂质的生成,但他和团队反而会先研究杂质本身,通过对杂质的分析,反推杂质是哪道工艺造成的结果,据此来有针对性的调整。
在团队不断的努力下,雷替曲塞项目拥有了发明专利授权7项,新药证书 2 项,主持制定国家药品标准 2 项,还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产业示范项目。产品上市后因其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被纳入中国九项治疗指南和专家共识。
从高校实验室走向企业生产线,尤启冬与南京正大天晴的合作正是“产学研”合作的鲜活写照。高校的人才集聚和专业素养优势,遇到企业的资金、人才优势,在快速产业化落地中实现了“1+1>2”的“化学反应”。“尤教授根据我们企业的需求,在实验室开发工艺,企业将工艺在产线中放大,遇到什么问题再迅速反馈,双方就在不断交流中互相助力。”尤启冬也提到,“产学研不是割裂的环节拼接,而是非常紧密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直以来,我国创新药研发稍显落后是不争的事实,从“仿创结合”到“创仿结合”也仍然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徐丹和尤启冬并不讳言,“和国外相比,我们在行业生态上确有差距。”药物研究依赖生物学、医学等的发展,作为药物开发的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都要协同起来。人才是这其中的关键,尤启冬从教30余年,他一直要求“硕士要解决一个技术问题,博士要解决一个科学问题。”他也常常提到,写论文做研究,要关注临床需求,想清楚到底是为了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看到自己团队的成果为患者提供了切实的帮助,是最大的成就感来源。”徐丹说,雷替曲塞已应用于全国1500余家医院,累计治疗患者20余万人,价格仅为原研药的30%,累计为患者节约药费42亿元。“这次收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对整个团队都是一次激励,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会继续带着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前行。”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蒋明睿
来源: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