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资讯 > 媒体聚焦

新华日报:调研点里的故事:探寻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发布日期:2024-01-25 14:21   浏览次数:

调研点里的故事:

探寻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新华日报 2024年1月24日 第20版

过去一年,我省在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施加强基础研究行动、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方面取得不俗的成绩。聚焦科技创新,省委书记信长星调研了我省多所科研院所与企业,本期周刊记者回访这些调研点,探寻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关键词1:“长三角科创共同体”

调研点: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创新的因子在长三角自由流动,汇聚成为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强大势能,“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从蓝图走向现实。

去年2月,省委书记信长星调研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他指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支撑,希望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深耕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为现代化建设注入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说,“江苏产研院已经建院10年,初步构建了集创新资源、产业需求和研发载体于一体,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生态,有效汇聚长三角乃至全球的各类创新要素,并按产业实际需求加速要素跨区域流动。”

刘庆介绍,回顾2023年,在这张长三角“创新网”上,新增“长三角碳纤维创新中心”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点研发载体,采用“项目经理制”“拨投结合”等方式实施的前瞻性重点项目比2022年翻了一倍,开创性采取“众筹科研”的模式组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打通产业链上的堵点痛点。

同时,江苏产研院作为核心力量参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更高站位更广视野更大格局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目前,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由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运作,采取“一个团队、一套机制和一体化管理”的方式一体化建设运行。

刘庆表示,“过去的一年里,长三角国创中心在一体化承接全球创新资源、一体化共建重大集成创新平台、一体化对接龙头企业技术需求、一体化组织关键技术协同攻关方面,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企业提出行业痛点,国内外高校+研究所协同研发创新比比皆是。”其中,由长三角国创中心、中冶赛迪上海工程技术公司、悉尼科技大学三方合作研发的“睿峰切割机器人”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废钢是现代钢铁工业的重要炼钢原料,此前普遍采用人工火焰切割作业,生产率低、劳动条件差。根据中冶赛迪提出的“废钢处理前切割加工技术”需求,长三角国创中心成功对接悉尼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由学校进行算法软件开发,集萃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技术研究所负责设备硬件研制,去年12月,三方联合攻关成果——“睿峰切割机器人”正式推出。

“未来,在推进长三角科创一体化的道路上,江苏产研院还将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集聚创新人才、组织技术攻关,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新优势。”刘庆说。

关键词2:“数实融合”

调研点:南京理工大学

“我关注到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两组数据。江苏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达91.9,居全国第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1.4%左右。”省人大代表,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南京理工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张骏表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技术的融合发展正在推动产业数字化融合更加全面深入。

近年来,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为未来我国数字经济指明了发展方向。

去年,省委书记信长星在考察南京理工大学盱眙产学研合作基地时提出,希望学校把握机遇、植根江苏,积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更好地把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如今,南京理工大学正在更加深度地融入“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结合办学特色及优势,更多地将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支撑江苏发展的实际行动。

“当前,随着数实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学’和‘研’的基础支撑,需要更多高水平数字人才。”张骏告诉记者,在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学校与江阴互相赋能,联合成立南理工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截至目前,创新中心共入驻了先进电气设备和能源供应创新中心、可信感知处理与智能安全创新中心、工业泛在智能创新中心等10个项目,其中4个项目已经注册成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江阴作为全国制造业第一县,工业互联网在这里有广阔的应用场景,依托南理工江阴校区智能制造、网络空间安全等两个学科领域,将更好地推进学校与地方、产业在科技、人才方面的融通合作,助力打造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去年,南京理工大学还成立了卓越工程师学院,校企共建共授课程,实行“双导师制”,打通育人与用人的“最后一公里”。学生65%的科研训练、55%的毕业设计课题将来自企业实际。

江苏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9年全国第一,江苏制造业正在加快实现“数智蝶变”。在张骏看来,未来,打开产学研边界,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产业研究院等嵌入集成电路、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核心产业链开展数字经济关键技术攻关,将有助于加快数字技术融通创新,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南京理工大学也将一如既往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围绕“工程精英、社会中坚”的培养定位,立足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等的新要求,着力培养德才兼备、求真务实、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竞争力、能引领未来的创新型精英人才。

关键词3:“农业科技”

调研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1月3日,省委书记信长星到省农业科学院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勇攀高峰、创新创造,把更多论文写在大地上,为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增动力、添活力。

省政协委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草遗传育种和生态应用团队首席专家、民盟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委员会主委钟小仙告诉记者,此次参会,她带来了“建议整合研发和实践资源把盐碱地分类改造为高产农田”的提案,希望能够推动各部门资源整合、合作联动。

钟小仙表示,据统计,目前江苏沿海滩涂总面积约576万亩,且仍以每年近2万亩的速度向海自然淤长。“虽然盐碱地属于非耕地资源,但通过现有技术,可以对盐碱地进行改造提升,打造‘人造草原’。”她表示,据最近调研的沿海案例,通过工程技术集成优化使用微生物脱盐、有机肥料和优化种植技术等,10‰左右的盐碱地已经通过每亩1.5万—2.5万元的成本,实现当年脱盐、当年种植、1年达产吨粮的目标。

“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于我省补充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践行大食物观具有战略意义。”钟小仙说,目前我省盐碱地综合利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盐碱地改良所依赖的水利系统“最后一公里”没有打通,以及存在“挂名耕地”的情况,盐碱地经改良后没有得到持续利用,耕地质量快速退化和返盐。

对于现存问题,钟小仙建议,应持续支持“绿色低碳盐碱地改良产业链集成创新”研发,以投入与产出比高为主要目标,采用第三方评价和监督机制,构建“绿色低碳盐碱地改良与高效利用”模式,实现粮、油、饲草饲料等农作物规模化场景示范和集成创新。同时,可以发挥江苏区域优势,加强河网水利建设,将盐碱地改良利用所需的淡水资源纳入河网水利建设总体规划,破解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开发利用的瓶颈。此外,要统筹规划,把盐碱耕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如此不仅能巩固前期改良投入的成效,而且可缓解农田建设中田块小、建设期成本高、缺乏后期维护成本的难题。

关键词4:“科技体制改革”

调研点:南京大学

2023年7月14日,省委书记信长星到南京大学调研。他指出,南京大学是我国著名学府,是江苏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希望南大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第一个南大”,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勇担时代重任,为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提供强有力支撑。

“江苏拥有众多优质高校资源,在开展高水平自由探索研究的基础上,需要加快变革高校的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强化‘有组织科研’,更好地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省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李向东表示。

“有组织科研”是指在特定的研究领域中,由一定数量的科研人员按照计划和任务进行的系统性的研究活动。近年来,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依托学科优势,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突破“卡脖子”问题为导向,集中资源开展“有组织科研”攻关,深度参与研发了我国首颗空间太阳探测卫星 “羲和号”等项目。作为“羲和号”科学与应用系统的建设单位,团队克服了研究时间短、经费少、研制难度大等不利因素,高效高质完成了研制发射任务。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要务。”李向东说,以往的拔尖人才培养主要限于课程学习和导师指导下的科研训练,无法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潜能。而在“羲和号”等卫星的研发过程中,开展“有组织科研”对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逐渐凸显。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方成的带领下,一批年轻的教师和学生全面参与了卫星工程从论证、立项,到研制、发射和试验的整个过程。”李向东介绍,任务的实施磨炼出了一支兼具科学探索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优秀队伍,为打造空间探测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出了贡献。“因此,如何改革和完善科技体制,造就一支团结、创新的研究队伍,发挥每个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实现‘有组织科研’的重要保障。”

李向东对此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开展‘有组织科研’的同时,要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坚持质量与贡献导向,采用个性化评价方式,激发和调动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他表示。此外,“有组织科研”可在压力驱动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组织科研’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多学科协作。可以全方位培养科研人员的战略谋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在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超常规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5:“新能源转型”

调研点: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

石化是我国的战略性、支柱型产业,总量大、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关系着民生福祉改善。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当前石化产业坚持绿色、智能方向,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将成为促进能源转型、绿色发展的强引擎。

2023年5月,省委书记信长星在连云港调研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时指出,企业要持续深耕,突破更多“卡脖子”环节,布局更多高端项目,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作出新贡献。

盛虹石化是连云港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的龙头企业。省人大代表、江苏盛虹石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白玮告诉记者,今年参加省人代会,他带来了“支持我省石化行业优先发展绿色可再生能源”等建议。“作为来自企业界的人大代表,我重点关注如何更好发挥领军企业‘挑大梁’作用,推进产业科技创新,让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让实验室与生产线无缝衔接,把科技创新转化为产业竞争力、新质生产力。”

“在‘双碳’背景下,建设科技型、生态型企业是我们的目标。”白玮表示,近年来,盛虹积极融入“双碳”战略,通过采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2023年,盛虹石化投产了二氧化碳制绿色甲醇项目,在行业内建成首条绿色负碳产业链,每年可主动吸收15万吨二氧化碳。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目前,我国化工新材料自给率约70%,特别是新能源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等短板明显。盛虹始终保持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定力,突破了一系列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白玮介绍,2023年,盛虹石化自主研发的高熔指热熔胶EVA凭借国内首创工艺技术、国际先进产品性能,荣膺“化工新材料创新产品”大奖。光伏膜材料EVA等高端新材料,为太阳能、风电、锂电等新能源产业提供坚实的原材料保障。

“去年,我们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百万吨级丙烯腈生产基地,助力连云港建强从丙烯腈到碳纤维到风电机组的完整产业链,加速建设‘绿色能源之都’。”白玮表示,在石化企业绿色转型的过程中,获得绿电、绿氢等绿色资源的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研发化工新材料也面临投入大、难度高,研发和应用周期普遍较长等难题。“但我们面临的机遇远远大于挑战,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绿色发展深入人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前景广阔,特别是江苏产业实力雄厚、创新动力澎湃、开放活力强劲、营商环境优良、科教资源丰富,为企业强链、补链、延链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加入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