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资讯 > 媒体聚焦

新华日报:打造开放合作标杆 建设产业发展高地-中韩(盐城)产业园:新坐标上书写使命担当

发布日期:2019-09-10 17:40   浏览次数:

打造开放合作标杆 建设产业发展高地

中韩(盐城)产业园:新坐标上书写使命担当

201995新华日报T02壮丽70奋斗新时代)

中韩(盐城)产业园

东风悦达起亚第三工厂

润阳高效太阳能电池

江苏新能源汽车研究院

未来科技城

盐城综合保税区

韩资工业园区

盐城与韩国隔海相望,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数十年来,盐城与韩国的经贸合作不断加强,已累计落户现代起亚、摩比斯、京信电子等近千家韩资企业,总投资60多亿美元,年销售额突破150亿美元,成为长三角区域对韩合作的重要平台。

建设中韩产业园,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我国改革开放新形势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5年6月1日,中韩自贸协定签署,盐城被确定为中韩产业园地方合作城市。2017年12月1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中韩(盐城)产业园,依托国家级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

进入新时代,站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新坐标系上,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牢记国家设立中韩产业园的战略“初心”,积极担当推动中韩(盐城)产业园发展的光荣“使命”,全力打造开放合作标杆,加快建设产业发展高地。

开局良好,新坐标中稳落子

作为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对韩合作国家级平台,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得到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全力支持,高位协调机制逐步健全。省商务厅与盐城市建立厅市联席会议制度,研究会商重大事项。盐城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快中韩(盐城)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成立工作领导推进小组,集聚各方资源要素,明确20条专门政策;建立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月度例会,为加快园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将中韩(盐城)产业园打造成长三角地区对外园区合作的典范,是盐城奋力拼搏的目标,站在更宏阔的发展格局中谋篇落子,彰显出盐城的开放胸襟、积极姿态,对韩交流合作也更加密切。盐城积极参加商务部牵头组织的中韩经贸合作实务磋商等活动,多次邀请韩方政府高层、企业高管来盐考察,赴韩拜访世界500强企业,推动经贸、科技、金融、文化创意等领域全方位合作。

不断增强改革创新活力是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的题中之义。积极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全面推进行政审批“2330”改革,“不见面审批”率100%,实现网上集中办理。在全国首家推行“三书合一”,推进数字化多图联审做法;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便利化试点,引进韩资金融机构新韩银行。在全省首家获得行使辖区内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权限。

不断完善的配套功能,为园区建设和未来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研究制定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省政府实施方案各项目标任务细化落实。加快建设产业载体,韩资密集区积极培育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洽谈签约威蜂动力电池等项目35个;汽车科技园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洽谈签约iA汽车半导体等项目29个;电子信息港聚力建设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洽谈签约英锐8英寸晶圆等项目24个;东部光谷全力打造光电光伏产业集群,洽谈签约永臻光伏组件等项目32个;现代服务名城完成韩风国际文化名城规划编制,聚力打造“一中心四街区”。

电池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突破一批新能源汽车及汽车电子、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智能机器人等韩国优势产业项目,持续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不断提高中韩(盐城)产业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加快建设韩风国际文化名城。落地落实落细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逐项制定工作举措,全面启动主体项目、配套项目、重点项目、资金保障等各项工作,确保园林水景、中韩文化交流中心等功能配套工程四季度开工建设,拉开框架、加快进度、展现形象,全力打造河东新城新地标。

精心打造中韩(盐城)产业园未来科技城。紧扣明年6月开放目标,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定位,构建科技创新核心区、总部研发区、双创活力区、商务政务区、高端配套区等“一核四区”功能格局,加快打造国家级研发基地、检测平台和孵化基地。

着力培塑合作交流新标杆。成功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商协会圆桌会议(盐城)峰会,积极筹办首届中韩投资贸易博览会,推动一批合作,签约一批项目,在全省对韩开放格局中不断凸显权重、提升份额,加快建设中韩产业园建设发展示范区。

凭海逐梦,风正帆悬。中韩(盐城)产业园正全力强产业,聚力抓创新,倾力优服务,努力打造江苏韩资企业集聚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一块真正崛起的开放高地。

未来可期,开放高地正崛起

加快培育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集群、韩风国际文化名城和未来科技城,致力打造中韩经贸合作的成功范例和中韩产业园建设发展示范区。

全力主攻新能源产业集群。发挥韩国动力

硬核支撑,“国标”建设大手笔

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两海两绿”发展路径,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把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作为决定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坚持国际化视野,对照国家级标准,出台“2+6”工作意见,建立“1+2”考核体系,细化落实“7个100”目标任务。

聚焦产业定位抓招商。围绕三大主导产业,理清招商路线图,动态更新项目库,推行“投招基金、基金招投”模式,开展产业链、精准化招商。汽车产业注册项目25个,其中设备投资超亿元9个、超10亿元4个;新能源装备产业注册项目8个,其中设备投资超亿元5个、超10亿元3个;电子信息产业注册项目28个,其中设备投资超亿元12个、超10亿元1个。

聚焦龙头带动建基地。依托区内世界500强、国内100强、行业20强企业,突出以商引商,强化总部对接,加快建设美国德纳、中国台湾正崴、苏州润阳、深圳英锐等盐城产业基地,打造一批百亿企业,新注册、开工基地型项目各9个。

聚焦重大项目快建设。全面推行“三个一”工作机制,成立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组建重大项目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每天跟踪问效,每周集中会办,每月督查通报。列入市考核的9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7.7亿元、占全年计划75%,序时全市第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加入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