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资讯 > 市县创新

南通高新区:科技创新成就“标准制定者”

发布日期:2021-12-24 09:48   浏览次数:

标准始终与科技创新紧密互动、互为支撑。标准的制定、实施过程,就是科技成果凝炼、推广的过程,也是促进创新成果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一项重要举措。标准作为科技成果的“扩散器”“助推器”和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为科技创新活动建立“最佳秩序”,提供“通用语言”,降低创新成本、明晰创新方向、加快创新速度。

南通高新区聚焦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一主一新一智”三大特色产业,鼓励科技领军企业聚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成果及早转化为技术标准,形成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发展良性互促机制,打造“南通高新区标准”的靓丽名片。

一是鼓励领军企业主导国家标准制定。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发起、起草和主导国家标准制定,掌握行业话语权和竞争制高点。老牌央企中广核集团凭借辐照加速器行业领先地位,由其下属子公司中广核辐照技术有限公司主导制定的《辐射加工用电子加速器装置运行维护管理通用规范》等国家标准近期已批准发布。该国家标准规范了辐射加工用电子加速器装置的运行维护管理要求,进一步健全了我国辐照领域标准体系,也为辐射加工标准后续国际化奠定坚实基础。此外,该区南通鸿劲金属铝业有限公司主导制定的《压铸铝合金液直供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也即将批准发布。

二是强化科技创新与标准化互动支撑。强化科技领军企业推进关键技术领域及应用前景广阔技术领域的标准化研究,进而发挥标准在促进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江海集团作为我区“标准大户”,依托国内领先的研发平台,先后承担和参与10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获得技术授权专利120多项,主持和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10多项。近期,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南通江海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共同起草完成的《双电层单体超级电容器型号规格系列》国家标准正在审批中。江海集团通过参与、主导标准制定,赢得了更高的发展平台。如今,江海超级电容器、电极箔生产技术、生产规模全球领先。

三是提升国际标准参与度与话语权。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利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形成的自主创新技术,进而研究制定可以在世界通行的“中国标准”。过去国内外尽管制定了大量的腐蚀控制专业技术标准,但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相互协调优化性的综合性的技术管理标准,以至于发生诸如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爆炸等与腐蚀相关的重大事故。该区南通山剑防腐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制定《管道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等国际标准,通过制定全生命周期科学的腐蚀控制程序,主动从根本上解决腐蚀问题,从而杜绝因腐蚀造成的安全、环境、资源等重大事故的发生,为全球腐蚀控制行业发展贡献出南通智慧。

来源:南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加入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