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资讯 > 媒体聚焦

江苏科技报:科创赋能未来逐鹿全球6G赛道——探访东南大学通信技术研究院移动通信系统研究部

发布日期:2023-07-27 10:06   浏览次数:

科创赋能未来逐鹿全球6G赛道

——探访东南大学通信技术研究院移动通信系统研究部

江苏科技报 2023年7月19日 第2版

7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市考察调研。他来到紫金山实验室,走进展厅、6G综合实验室,详细了解推进重大科技任务攻关等情况。习近平强调,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颠覆性技术随时可能出现,要走求实扎实的创新路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下功勋。

7月11日,我们来到南京之南,悠湖之畔,探访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未来网络小镇无线谷的东南大学通信技术研究院移动通信系统研究部,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科研人员“数十年磨一剑”的非凡。

聚焦原始创新实现走在前列

在2G、3G时代,我国跟国际领先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而到了5G、6G时代,我国已经走在了全球前列。

颠覆性、突破性技术未来想象空间无限。科研人员告诉记者:“国际电信联盟不久前发布了《IMT面向2030及未来发展的框架和总体目标建议书》,明确提出6G六大场景,分别为沉浸式通信、超大规模连接、极高可靠低时延、人工智能与通信的融合、感知与通信的融合、泛在连接,与5G的三大典型场景--移动增强宽带、低时延高可靠、海量物联网通信相比有了明显的增强和扩展,对行业而言极具挑战性。比如6G能力更强,关键技术更具挑战,而这也正是如今的科研方向。”

6G研发已成为全世界科技竞争新的焦点,未来将在六大场景中广泛应用。为了实现这些愿景,科研人员需要研发更新一代的通信技术,在三个方面加以突破:提高传输能力,把5G传输能力提升10倍到100倍;要素融合,把AI技术、感知技术和已有的通信技术融合;泛在互联,把卫星通信和地面网络有机整合为一体。

“用二三十年干好一件事”

“2G时代,我们可以收发短信;3G时代,大家可以浏览网页;4G时代,可以看直播、视频;如今5G时代,大家已经可以尽情享受网络的便利。”东南大学一位老师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已经提出了6G,但并非5G的相关科研攻关就到此为止了。

他表示,目前5G相关的技术也不断地在发展,也有业界人士称如今正处于5G与6G衔接阶段--5.5G。移动通信系统的更新迭代都是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不断向前推进的。而科研人员也始终坚守在科研一线,为技术从提出到商用久久为功。这里的团队20年来在无蜂窝移动通信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见证并参与了从4G到6G的攀登之路。

在一位科研人员看来,通信领域6G技术代表着未来趋势,而一项重要技术实现突破,需要很长时间。移动通信技术十年一代,在各方面能力大幅提升的同时,与之相关的系统设计的难度、实现的成本等都会急剧增加。“要用好这项技术,我们不光需要探索它能不能带来能力的提升,还需要研究如何将成本予以控制从而让其有商用推广的可能,这是产业界非常关注的,也是科研关键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科研人员表示,在信息技术瞬息万变的今天,团队将继续树立“用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干好一件事”的心态,继续坚守在科研一线,为6G技术突破贡献力量。

“5G改变社会”进程仍在路上

前几天,在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的《2023年中国移动经济报告》指出,中国是世界上领先的5G市场,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占全球5G连接的60%,运营商正越来越多地转向5G行业应用。

提及应用场景,科研人员给记者举例:“有了前沿的移动通信技术保障,在工业互联网控制远程操作领域,矿山中原本需要驾驶员驾驶车辆运输,可以转变成工作人员‘人在家中坐’远程操控多辆车;在远程医疗领域,医生可以在高清镜头下,远程操作机器人,完成一台患者远在几百公里之外的手术,远程手术中的时延、抖动都控制到了肉眼无法察觉的程度,医生操作稳定无卡顿,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让有需要的患者能够享受到千里之外专家级别的治疗……”

5G商用已有4年,业界不断思考,如何在价值、成本、融合等层面加速5G应用的发展。近十年来,人工智能有了迅猛的发展,包括近来备受关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那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是否会给通信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呢?“我们也在思考人工智能的应用技术如何与通信的技术结合起来,变成更强的生产力,也就是从应用端去提升能力。”科研人员说。

在继续推进5G应用发展的同时,他们也瞄准6G关键技术研发。“如果说5G万物互联,那么6G就是万物智联。”这是对未来6G图景的形象描绘。这里在6G研发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关键技术突破,科研人员将在移动通信领域继续深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能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加入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