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资讯 > 重点新闻

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 | 两会观察室——热词新解

发布日期:2024-03-08 15:06   浏览次数:

提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关键词,“创新”当仁不让,共出现了41次。其中,“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在两会现场引发热议。

制度优势是我国最显著的优势,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法宝。而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涉及政、产、学、研、金、服等各类创新主体。对此,《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科技评价、科技奖励、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揭榜挂帅”机制。

大量经验表明,涉及创新的基础制度改革是在新的发展条件下,创新工作能否转换为经济高质量增长动能的关键要素。在这一过程中,解决好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拿出了“真办法”——引进高水平项目经理,与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成立联合创新中心,并采用“赛马制”“拨投结合”等方式布局实施前瞻性重点项目。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表示,科技创新,除了技术,最重要的就是资金、人才。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通过‘项目经理制’,由我们的专业团队与项目经理一起做市场调研、整合资源,最终把这个项目变为商业项目。去年,徐州专门搭建了一个公共平台,就是为了解决供需两端的矛盾。今后,我们将在这方面继续发力,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也是孕育未来技术和未来产业的源头活水。全国人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副院长王立峰是一名从事基础研究的高校科研工作者,他认为,发展未来产业,要着眼长远,落到人才培养上,就是要用好的制度温暖“敢于坐冷板凳”的青年人。

“因材施教,之于学生培养非常重要。从科学研究来说,学生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开展科研,因此我们的评价方式应该从短效向长期过渡,其中必然涉及评价标准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常说分级分类评价,比如说坚持破‘五唯’和多元化评价,但实际上,我们并不是要把这些东西完全破除,而是强调,对待不同层次的科研成果要有不同的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阶段性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副院长王立峰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新的时期推动创新增长,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张华认为,迫切需要从制度体系重构上解决‘围绕创新要干什么、谁来组织创新、如何支持激励保护创新’的问题。

“只有靶向性破除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性障碍,让成果好不好市场说了算,让科研经费花在刀刃上,才能让各类创新主体轻装上阵,最大程度释放创新潜力。”

在今天江苏省代表团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科技厅厅长徐光辉用这样一组数字作答:

“我们将开展科技体制改革‘集成’行动。深化科技及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一号工程’,在14家单位开展赋权改革试点,组建10个创新联合体和8家概念验证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科技厅厅长徐光辉

创新无止境,正如我们今天仍在探索,到底何种产业链组织形式或者产学研结合方式能够解决关键技术被“卡脖子”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下团组”时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处理好增量与存量之间的辩证关系,加快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加入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关闭